Quantcast
Channel: PCuSER 電腦人 :: 痞客邦 PIXNET ::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

【深度思考】如何不被機器人搶走你的工作?

$
0
0

 

薪水低到快活不下去,工作又難找,現在機器人還要來取代人類的工作機會.....

到底是要逼死誰!!!

電腦逐漸取代人腦、機械力逐漸取代人力,那麼人類倒底還剩下什麼是無法讓電腦取代的呢?

 

 

二十世紀初期,當機器手開始在生產線上工作時,當時的藍領工人逐漸被取代了,工業革命的浪潮,掀起的是以「量」和「規格化」取勝的年代。

 

在當時,機器人取代的是無聊、重複、例行性的工作,沒有被取代的是複雜,需要思考或知識性的工作,簡單的來說,那時的科技可以取代「勞力」卻不能取代「腦力」。然而,不斷精進的電腦演算法,現在讓機器也能擁有「辨識」與「認知」能力,簡單的來說,就是「人工智慧」。

 

「創造力」、「策劃力」與「解決問題能力」

人工智慧在目前來講,可以做到的就是接收指令,並在合乎邏輯與演算的情況下給予回應,尚未能達到「創造性」或「策劃性」的工作。除此之外,人工智慧目前也無法解決不常見的複雜問題,對於面對的新的困難和挑戰,人類的靈活智慧仍然是王道。

 

提出問題,比給予答案更重要

事實上,人腦實在比電腦遲鈍很多,我們計算能力差、記性又不好、容易勞累又情緒化…。就工具性而言,電腦的精準度的確比我們高超,然而,在感性的層次上來說,電腦或人工智慧都沒有辦法提出充滿「洞察力」(Insightful)的問題。

 

八面玲瓏的社交能力

這是最人性的一點,就是人類擁有靈巧的溝通能力和敏銳的感受神經,程式語言是一連串充滿邏輯與理性的符號,雖說在心理學上,人類的情緒和心理也一樣透過大量的統計數據被量化。

 

當一個人跟你說「ㄟ~ 小陳,最近好不好阿?」你知道他是真的想關心你;但如果是手機開機時螢幕顯示「Hi 小陳,最近好嗎?」我們都知道不用太認真,因為它只是被設定如此,機器根本不 Care 你好不好。

 

這便是人類語言和人類社群中獨有的默契,專家說明,當科技讓工作和生活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時,那就是人際溝通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時候,個人化設計的市場變得越來越蓬勃的時候,那些充滿靈魂、精神性的人際互動,將會成為人類在資訊時代獨有的軟性資產。


所以大量科技化產業覆蓋了整個社會之時,反樸歸真的溫暖關懷愈見難得,也可能要用更昂貴的代價才能取得--不用錢的人類本性在未來卻物以稀為貴?聽起來有點可悲,但目前按時數收費的心理醫生不正是有這種味道嗎?

 

相關來源:Forbes 、Ted

 

 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75

Trending Articles